上一次,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魔都的艺术井盖,是不是很清新?今天,小编来宣传普及管道修复技术啦!知道的看一看温故而知新,不知道的更要看一看增加知识量。小编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中哦。
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在国内发展了有20余年了,其修复工艺一般采用CIPP原位固化、碎裂管、穿插管、短管内衬和喷涂内衬等技术,其中以原位固化技术最为普遍。这些技术都是依托原有管道的强度以防渗和防腐居多,而对于破损严重、环刚度严重低下的管道,经济有效的修复技术还不多。管道非开挖技术一直都是在不断引进、创新、推陈出新。
3S模块修复技术就很好的弥补了之前的管道修复技术的几种不足。下面,就让小编仔细介绍下3S模块修复技术吧。
1.3S模块修复术
3S(Simple Seethrough Segment)模块修复工艺的开发和使用,为破损严重管道的环刚度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。其技术原理是:根据管道的形状(圆形、矩形等)和尺寸,将透明、轻量的PVC塑料模块用简便的方法从检查井入口置入并在待修复管道内搬运,通过特制螺杆系统将模块拼装形成内衬新管。然后,在既有管道和3S模块形成的新管之缝隙内注浆填充3S专用微膨胀高强浆液,形成可承载式的复合管道。

(2)技术的特征:
PVC模块体积小、重量轻、施工方便,不需要大型设备投资
强度高,修复后的管道环刚度大于新管强度
排水管道边运行边施工,可根据管道运营状况随时中断施工
PVC模块为透明,可确认填充浆液的充满状况,保证工程质量
PVC模块化学稳定性强,耐磨性能好,粗度系数小
可进行局部修复施工和曲线管道修复施工

(3)使用范围:
管道种类: 钢筋混凝土管,砖砌管
管道形状: 圆形,矩形,马蹄形等
管道直径: <圆形管> 公称直径 800mm~5000mm、<非圆形管> 短边 1000mm以上、长边 6200mm以下
施工长度:无限制

(4)修复前后环刚度测试比较
对修复前后管道的承载能力进行测试,将遭受破环,或混凝土表层腐蚀减薄后钢筋外露的管道,采用3S模块法实施内衬修复,把修复前后的抗载荷能力进行比较。结果发现,修复后管道的破坏强度远高于新管的标准破坏强度,表明这项技术完全能够恢复管道的强度。

表-1 圆形管修复前后环刚度测试结果
修复前内径(mm) | 修复后内径(mm) | 修复前管道条件 | (1)修复后破环强度(KN/m) | (2)环刚度规格值(KN/m) | 强度恢复比(1)/(2) |
800 | 730 | 破坏 | 143.1 | 53.0 | 2.7 |
1500 | 1378 | 破坏 | 192.8 | 91.3 | 2.1 |
1500 | 1378 | 腐蚀减薄 | 199.7 | 91.3 | 2.2 |
2600 | 2414 | 破坏 | 341.5 | 136.0 | 2.5 |
2600 | 2414 | 腐蚀减薄 | 309.2 | 136.0 | 2.3 |
表-2 矩形管修复前后强度测试结果
修复前内径(mm) | 修复后内径(mm) | 修复前管道条件 | (1)修复后破坏强度(KN/m) | (2)强度规格值(KN/m) | 强度恢复比(1)/(2) |
1000×1000 | 900×900 | 破坏 | 681.5 | 191.0 | 4.5 |
1000×1000 | 900×900 | 腐蚀减薄 | 610.8 | 191.0 | 4.0 |
1800×1800 | 1680×1680 | 破坏 | 461.7 | 214.0 | 2.6 |
1800×1800 | 1680×1680 | 腐蚀减薄 | 462.5 | 214.0 | 2.6 |
看了这么长的介绍,大家对3S模块修复技术有了一定了了解了吧?小编再来带大家看看真实案例,让大家更直观,更全面的了解下3S模块修复技术。
(5)上海的实用案例
奉贤区某污水管干线的DN1350mm混凝土管道,部分管段的顶部存在严重腐蚀和渗漏现象,局部出现管道破损和路面塌方的问题。为此,需要及时对该管道实施修复。经过专家的论证,采用3S模块技术进行试验性修复,为今后实施整体内衬修复进行技术储备。本次工程修复长度40米,按上述技术规范施工后,经现场检测和论证,完全达到技术要求,目前已全部竣工通水。

记住了没有,3S模块法是 Simple Seethrough Segment的缩写哟。